【媒体看吕梁·中新网】碳路中国丨从“黑金”到“绿能” 中国资源型城市重塑发展路径
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阳光下,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山丘之上,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很难想象,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
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阳光下,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山丘之上,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很难想象,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
5月26日,天刚擦黑,160多位从天津和河北邯郸出发的游客陆续抵达山西孝义。自孝义市“万人旅行团”活动启动以来,已接待近3000名团内游客在孝义中转留宿。
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昨天召开的市委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是济宁未来发展的重点,并就相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低空经济等战略
202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1691亿元(约合4.66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经济规模已接近德国4.71万亿美元的水平。2024年中国GDP总量134.91万亿元,约合18.94万亿美元。同期美国GDP总量为27.72万亿美元,中国GDP
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阳光下,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山丘之上,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很难想象,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
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阳光下,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山丘之上,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很难想象,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
5月26日,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举办清华大学-鄂尔多斯碳中和协同创新专项成果发布会。会上集中发布了①零碳园区发展路径及智慧化管理决策系统开发建设,②高温碱水电解槽关键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③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氢安全管理及先进站内制氢系统关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资源型地区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5月24日晚,央视播出的《对话》栏目,以“从制造到智造:机器人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外嘉宾展开讨论,解码济宁机器人产业崛起密码。在对话中,市委书记
5月19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亮丽北疆邀您歌游内蒙古”为主题的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启动。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自治区文旅厅党组书记张锐出席并致辞。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刘伟,市领导张炜、黄彦彰、周桂荣出席。
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内蒙古生态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学组织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150余人参加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5月17日,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学术研讨、实地调研、技术对接等形式,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转型贡献智慧方案。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在当今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免费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政策,其意义深远,它能够降低教育门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在
5月17日,新质生产力与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市举行。本次会议由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内蒙古生态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包括
在鄂尔多斯高原与黄河“几字弯”交汇处,一座资源型城市正以“志愿红”绘就文明底色。继今年3月,准格尔旗在全区志愿服务评选中喜获“大满贯”后,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揭晓,准格尔旗再摘两项荣誉,实现了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全
立夏时节,毛乌素沙地热浪初涌。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内,总投资4.5亿元的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建设现场,主体工程刚刚结束,正在进行工辅路工程建设,预计2025年6月具备入驻条件。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建成后可容纳35个前沿科技项
十年后,大同将采煤沉陷区改造成光伏电场,鹤岗以“白菜价”房价登上热搜,郴州却在矿石的裂缝中凿出了一条新路——这里没有北方老工业基地壮士断腕的悲壮,也不似赣州稀土产业那般依赖千亿级国家战略投资,而是让深埋地下的矿晶,在会展经济的催化下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2024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35万美元,同比增长5.1%,但城市间经济图谱呈现鲜明两极:资源型城市以“黑马”姿态领跑,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则凭借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尖兵梯队”。这场分布背后,是能源红利与科技革命的碰撞,也是传统路径与创新模式的角力。